首页 > 穿越小说 >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 第8章 宋徽宗赵佶

第8章 宋徽宗赵佶(1/2)

目录

我这辈子活得实在荒唐,可要真说起来,谁又能把日子从头活明白呢?

我生在元丰五年五月初五,这日子后来总被人说是凶煞。父亲神宗皇帝抱着我在延福宫转圈,说小十一眉眼生得清贵。我上头十个哥哥,母亲陈美人在宫里头不算得宠,连带着我也跟着受冷落。记得七岁那年上元节,我蹲在御花园假山后头看哥哥们放烟火,火星子溅到衣摆上烧出个窟窿,回去被嬷嬷掐着胳膊骂:"晦气玩意儿,净会糟践东西!"

十五岁那年冬天,我裹着貂裘在暖阁里临摹李后主的字帖。笔尖刚蘸了金粉,外头突然炸开一片哭声。五哥哲宗皇帝咯血而亡的消息传进来时,我手一抖,金箔全洒在刚写好的瘦金体上。那墨迹被金粉盖住,倒像是给字戴了孝。

向太后把我叫去慈元殿那日,我跪在青砖地上数砖缝里的蚂蚁。她问我想不想当皇帝,我脱口就说:"侄儿宁可在翰林院画院当个待诏。"话没说完就被章惇老相公的唾沫星子喷了满脸:"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向太后却把玉玺往我怀里一塞:"就他了,官家这双眼睛像极了大行皇帝。"

元符三年正月,我穿着衮服坐在大庆殿,九旒冕压得脖子生疼。底下黑压压跪着的人里,章惇的白胡子还在发抖。我在龙椅扶手上摸到道指甲印,突然想起五哥坐这儿时总爱抠木头。那天散朝后,我让内侍把龙椅换了张黄花梨的,雕了整幅《瑞鹤图》。

头两年我倒是真想当好皇帝。每日五更天不亮就坐朝,奏章堆得比文德殿的飞檐还高。江南闹水灾那会儿,我三天三夜没合眼,朱笔批赈灾粮时在折子上洇出个红圈。蔡京那时候还是户部侍郎,捧着账本跟我说:"官家这道御批,抵得上十万石白米。"我信了他,后来才知道那笔赈灾银子里,倒有三成进了他家的地窖。

宫里人都说我着了书画的魔怔。崇宁元年开春,我在延福宫西角门撞见个画匠在墙上涂鸦,凑近看竟是吴道子的真迹。第二日就下旨把翰林画院扩了三倍,米芾捧着澄心堂纸来谢恩时,袖口还沾着墨汁。有天夜里我梦见王希孟跪在宣和殿前,醒来就命人把这十八岁的画学生召进宫,亲手调了青绿颜料教他画《千里江山图》。

要说最对不住的还是向太后。老人家临终前攥着我的手说:"官家要记得,笔杆子拗不过枪杆子。"我当时正惦记着新得的南唐古琴,随口应了声就往外走。跨出门槛时听见她最后一声叹息,跟秋叶落地的动静似的,轻飘飘砸在心头。

金明池的荷花开了又败,转眼我这龙椅还没坐热乎呢,蔡京那老东西已经换了三回宰相帽子。崇宁三年的雨水特别稠,我在延福宫新挖的池塘边喂锦鲤,黄门侍郎跑来说河北又闹蝗灾。我正琢磨着新画的花鸟图该用哪种青绿,顺手把奏折扔进池子里:"让蔡相看着办。"红鲤鱼叼着奏章转圈,墨汁在水面晕开像团鬼脸。

蔡京捧着块太湖石进宫那日,我正跟米芾赌气。这老米头非说我新创的"瘦金体"不如颜真卿筋骨硬,气得我摔了两方砚台。蔡京撩开袍子跪在碎砚片上:"官家您看这石头,孔窍里能生云雾,搁在艮岳顶上,保准引来凤凰!"血从他膝盖底下渗出来,我盯着石头中间那个天然形成的"寿"字,喉咙突然发紧:"把城西那三百亩民田划给蔡相建别院。"

宫里新来的李师师会弹五十弦瑟,有回我把她扮成小黄门带进画院。她手指头勾着琴弦问我:"官家可知汴河边的榆树皮都被啃光了?"我正给她画唇上那点胭脂,笔尖戳破了宣纸:"明日就开常平仓。"结果第二天童贯从北边带回二十车辽国古画,我忙着给《雪江归棹图》题跋,到底把放粮的事忘在了脑后。

宣和二年开春,我在艮岳最高处摆了三天三夜酒席。太湖石堆成的假山比大庆殿还高,挂着从江南运来的整匹绸缎当幌子。喝到第七坛琥珀光时,童贯突然扑在地上哭:"方腊那贼子在青溪县插旗了!"我摔了酒杯大笑:"怕什么,让韩世忠带兵去......"话没说完就吐在刚完工的《祥龙石图》上,石头上用金粉点的龙眼睛被污了半边。

那几年宫里最得宠的是王黼,这小子长得比女人还俊。有回他穿着辽国进贡的紫貂裘来献宝,我瞧着衣裳上的鹰隼纹样新鲜,当场把自己龙袍扒下来跟他换了穿。第二天上朝时御史中丞气得撞柱子,血溅在我赏给王黼的玉笏板上。我躲在垂拱殿后头吃李师师剥的荔枝,听见外头老臣们哭:"宣和殿的瓦当都换成琉璃的,祖宗法度还要不要了?"

要说最后悔的,还是信了童贯那阉人的鬼话。政和元年他揣着燕云十六州的地图来找我,羊皮卷上的朱砂红得刺眼。我站在汴京城墙上看北边烧了半个月的狼烟,蔡京儿子蔡攸在旁边给我打扇子:"金国那帮蛮子说了,只要咱们出兵夹击辽国,立马归还汉家故土。"我摸着新得的契丹宝刀,刀柄上的绿松石硌得手心生疼。

海上之盟签在重和元年秋天,我把玉玺往盟约上摁的时候,外头正过重阳节的灯车。童贯带着二十万禁军北伐那天,我在琼林苑摆了全鸽宴。红烧鸽掌刚端上来,八百里加急撞翻了炙羊肉的铜炉——刘延庆的先锋军在良乡被辽军杀得屁滚尿流。我扯着童贯的领子要治罪,这老阉奴跪着捧出个黑木匣子,里头是辽国天祚帝的九龙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