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儒家圣人,是真爱民啊!(1/2)
(我曹,我人都麻了,我还以为这段话是从商君书中下载过来的,你给我说是周礼?)
(等等,我想要静静,没有静静我怎么活啊!)
(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这是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就把5家编成了一个单位,把5个人变成了一个单位,然后不管是犯罪,还是受到奖赏,都共同承担?就问我这古文他应该打几分?)
(那么问题来了,他跟商鞅的什伍连坐制度,有啥区别呢?有没有人能够给咱们科普一下呢?)
(我就笑笑不说话,我是文盲,但我觉得,商鞅不配跟周公旦相比,周公旦这个一定是为了百姓好,不忍心百信受苦。)
………………
大明,
方孝孺还以为所谓的博主能拿出什么证据来,原来就这?就这!
他哈哈大笑,指着天幕道:
“原来是《周礼·地官司徒·族师》一篇中的内容啊。”
“老夫刚刚开蒙,六岁就知道了这一篇,周礼中说的,只要眼睛不瞎,就能看出,这跟商鞅的什伍连坐制度,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一旁的齐泰嘴角抽了抽,他机械的扭着脖子,不可思议的问:
“方孝孺,你眼睛是不瞎,但脑袋肯定是被驴给踢了,商鞅的什伍连坐制度,跟这个不是一模一样吗?”
放你娘的屁!
方孝孺大骂:
“周公旦是儒家的,儒家的出发点是连坐吗?”
“周公旦可是要求人们互帮互助,互帮互助懂不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人犯罪,其他人一起帮助他承担风险,帮助他进步,这是人心之美啊!”
“商鞅那个是一人犯法,5人连坐,这能是一样的吗?”
“你眼睛要瞎到什么程度,才能认为这两个东西是一个的?”
齐泰疯狂的掐着自己的人中穴。
是的,他感觉到了自己,世界观都快被人干碎了。
但关键是他扭头一看,旁边的黄子澄,还有朱允炆,竟然都是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甚至还面带不屑,看向他齐泰的目光,带着同情。
仿佛在说,
‘这么浅显的道理你都不懂,救助,跟连坐,是一个意思吗?
帮扶他人用自己的钱财代替其他人承担风险,跟一个人犯错,其他人连坐,是一种境界吗?
你难道还不值得同情吗?’
齐泰:“...........”
我确定是在跟王朝的顶尖人才讨论问题?
为何感觉还不如对牛弹琴呢?
…………
大唐,
魏征也是喟然长叹。
“人心不古,礼崩乐坏啊!”
“周礼中,要把人变成什伍,是为了人与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儒家圣人,周公旦把这个制度用到了正处,”
“反观商鞅,反观秦朝人,反观秦国暴君把这个制度用到了坏处,专门控制百姓的人身自由,让百姓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疼痛的。”
“这明显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只有瞎子才会认为是一个!”
程咬金使劲揉着自己的眼睛,自己眼睛真的瞎了吗?
我文化水平不高,你不要骗我。
这怎么看,都好像没啥差别呀!
难道,周公旦这个没有控制人身自由?
一旁的李靖叹了口气:“程咬金,你没听说过什么叫做儒家的自由心证吗?”
“就是他们认为用到好处就是好的制度,用到坏处就是坏的制度。”
“至于如何判断把制度用到了好处,还是坏处呢?”
“就是儒家人用了就是儒家的好制度,”
“”法家人用了就是法家的坏制度。”
“制度一样不一样不是关键,关键是谁在用。”
还可以这样?
程咬金张大嘴巴。
“那是当然,比如有的人盗了自己的嫂子,那就是为了王朝安定,忍辱负重,是牺牲自己的名誉,也要为国为民。”
“有的人盗自己的嫂子,那就是无耻之徒,为了一己之私,枉顾人伦礼法,管不住下半身,比如说小人陈平。”
有人冷不丁来了一句。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差点要气到当场跟人决斗,为啥你们什么事都能捎带上我呢?
我就是安安静静的坐在上面,听你们在
“那么周公旦这个玩意他到底算不算连坐制度呢?”
程咬金表示必须让博主来评评理!
…………
南宋,
朱熹跟自己的儿媳妇也吵得不可开交。
朱熹无法否认,这一段周礼上的话,因为很多人都读过。
只是以前没有人去深思这段话,所带来的制度上的改变。
当把这一段话跟商鞅的什伍连坐制放在一起,那对比简直不要太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