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长安的九月(2/2)
最后还有一点,儿臣可以保证朝廷不会因为惩治些许犯法的士族,而运转不开,因为最近儿臣用了一套新的办法,为朝廷选官做事,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比那些士族举荐上来的人做的差。”李世民在李建成开口了之后,立即正面刚道。
他的话一讲完,朝廷上秦王府关陇集团的成员立即表示李世民说的对,朝廷应该讲究规章制度,这样才能管的住人,山东士族就算全部都惩治了,还有关陇士族,江南士族,朝廷多的是人用。
而明知道这事最终怎么处理需要看于秋的态度的李渊,在李建成还没有开口反驳李世民之前,就直接向李世民询问道,“二郎所说的新的选官办法,是为何法?”
李世民抱拳“回禀父皇,儿身为陕东道大行台兼尚书令,对于治下五品以下官员,有直接任命的权利,此前击败吐谷浑和党项诸部联军之后,儿臣给您上过奏折,在吐谷浑和党项诸部旧地设州县,派官员前去治理,您批准了。
而新设的这七州四十二县的主要官员,则都是儿臣从关中,宛洛各州县衙门中提拔的低级官员和吏员,如今他们已经上任月余,基本已经将各州县的户籍名册,官衙建设等差事完成了,不出意外的话,朝廷从明年开始,将会多出十三万余户纳税的牧民百姓,每年可得牛羊马各四十万头以上,商税和其它收入另计。”
“牛羊马各得四十万头,那岂不是一百二十多万头?吐谷浑和党项诸部的牧民,能支撑的起这么高的税赋?”李渊有些意外的道。
李世民笑了笑道,“不高不高,一点也不高,原先他们的头人每年至少从他们每户手中收走十头牛羊和五匹马,在得知咱们朝廷每年只收牛羊马各三头以后,许多百姓开心的合不拢嘴,非常的拥护朝廷在当地设官衙治理他们。
而且,儿臣还与洺州达成了协议,明年他们就会出资在宁州建设越冬场,还与洺州纺织集团达成协议,每年他们都会出资大量收购牧民百姓产出的羊毛皮货,为当地的牧民百姓增收的同时,也为朝廷创税。”
三头羊,三头牛和三匹马,对于一户牧民来说,真不算什么,因为,作为一户想要在牧区生存下去的牧民,牛羊至少会养殖百头以上才会够吃,马匹略少,但也会有十几二十匹用来放牧。
李世民不说,李渊都差点不记得,李唐现在的版图,都已经西抵龟兹,于阗,高昌等国了,这边,可是几千里地域,适合做牧场的地方多的很。
在得到李世民的这番确认之后,李渊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赞道,“二郎此政,解朝廷殖民地好了。
反正在倭国的矿产没有被开采完之前,持股了洺州矿业集团的所有人,都是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的,洺州只出五百人,却可以让他们出五千人,甚至五万人帮助去倭岛做监工。
不过,在长安这边正商议着如何处理山东的后续问题呢!北平郡那边就先传来了好消息。
在三门装了轮子的炮车被于秋安排人运送到蘇州沿海登陆了之后,这边就再没有能够抵挡的了洺州军一个时辰的城池了。
高开道都没等苏定方将火炮推倒北平城下,就直接派使者出城请降了,这家伙的处置权,于秋自然会交给朝廷的,苏定方只是顺走了北平郡和蘇州境内几大城池的府库和两万多青壮俘虏而已。
堆着三门大炮的他想要带着这些钱财和人口回洺州参加于秋的封王建国仪式,可没有谁敢拦着他。
初唐大农枭
初唐大农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