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长安的回应(1/1)
谈判是要基于双方有一定的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所以,于秋并没有觉得自己和渊盖苏文两个人坐下来,就能立即敲定洺州与高句丽之间的盟约细节,第一轮谈判在达成了两条基础的条件之后,基本就算是结束了。
将渊盖苏文安排进于氏大酒店之后,于秋就回了山庄,他不仅要在这边种植玉米,还要完成系统任务。
至于人工降雨的事情,他觉得交给懂测算的狗儿就能够做好,反正发射方面,只需要会拉发动栓就行,他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
所以,山庄的孩子们又有了新玩具,憨子带着獒犬赛虎和一帮半大小子做发射车和武,都没有一个合理的建议,李渊朝在朝班上听政的李世民问道。
“国有国法,有功就赏,这没什么可说的,儿臣记得,当初封他为洺州都督的时候,还给他加了一个河北道屯田使的职务,现在洺州虽然是自治,但他毕竟是朝廷的臣属,既然他有能力,而且还有那么多闲工夫帮朝廷收拾叛乱,就要多给他加些任务,依儿臣之间,干脆就任命他做河北道的副总管,将耕种事务实际交给他,包括军屯田。至于赏嘛!像沙门岛这样的海岛,赏给他对朝廷可能还要好处。”李世民考虑了一番之后道。
“怎么说?”李渊继续问道。
“您看看他到河口县做了什么?在海边弄了一个海产养殖产业,仅凭这一个产业,就养活了沧州一大部分的百姓,最近送入宫中的那些大海蟹和大龙虾,就是河口县送过来的,东西两市于氏大酒楼这些海味卖的可贵了,一只就卖几贯钱呢!
他做这些产业,不仅能免除朝廷养活这些百姓的困难,还能为朝廷创造不少税收,既然在河口县都可以做起来,那么在沙门岛肯定能做的更大,咱们可以放手让他做,只需要派驻税吏,收取税收就成,沙门岛可不是河北道地界,让他发展起来,咱们可以两边收税。”李世民给李渊解释道。
李渊闻言连连点头道,“这个好,把那些海岛都划拉在他治下,咱们什么都不用出,就出个税吏,收他的税。”
“既然父皇同意,那么就把诏书下的正式一点,让他兼任河北道水军都督,统管东北边沿海防务,军港驻地就设在王城岛和岭山岛,这样咱们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他向朝廷进贡海味,并且,利用它钳制高句丽。”李世民再度补充道。
通过山东的战况,他早就看出了于秋想干什么,同样想要对付山东世家的李世民顺势而为,让于秋跟他们斗,相互消耗,并且,帮朝廷解决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可谓是一箭双雕。
初唐大农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