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72章 比试(2/2)
他二人虽然表面和气,但实际上一直暗暗较劲,一旦发现可能是值钱的古物,都要争在自己的名下,想荣膺首席鉴定师的身份。
陈阳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因此,你就将它放在这个不显眼的地方!”真正值钱的古董,肯定放在黄金位置。
陈阳捧到肖天林跟前,笑盈盈的道:“爷爷,你觉得呢?”
肖天林扫视了王金石一眼,脸色微微一沉,哼了一声。
肖青璇、肖如山、肖军武虽然不知道这只鼻烟壶真假,但他们都非常了解肖天林,直到现在老爷子异常的生气。
王金石觉得有些不妙:“难道……这只鼻烟壶很值钱?”
陈阳说的轻描淡写:“市场价应该能有五六百万吧。”
王金石大惊:“这不可能!”
刘一刀也脸色大变,当初自己也没看出来,那岂不是说自己技术也有限?
“还不承认?”陈阳一脸的不屑,“这也难怪,以你的眼力,根本分辨不出是真品,不知道自己具体错在哪里,倒也非常正常。”
最早将鼻烟传入中国的是利玛窦。
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到北京,进献了一大堆好东西,大到自鸣钟、铁琴,小到鼻烟和鼻烟瓶。
明时期的鼻烟只在上层人物中流行。
到了康熙时期,西方传教士携带了大量的鼻烟和鼻烟盒来到中国。因为民间传说鼻烟可以治病,甚至可以延年益寿,鼻烟就在下层老百姓中流传开来。
从上至下就兴起了一股吸鼻烟的热潮。
国人接受了鼻烟,但并没有接受鼻烟盒。
康熙朝时,内府开始鼻烟壶,迅速在统治者阶层中风靡,继而蔓延到民间,豪商巨贾也纷纷以拥有奢华精美的鼻烟壶为荣。
清代创制的鼻烟壶,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诸多技艺于一身。
如果说我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能在一项器物上得到集中的体现,那么非鼻烟壶莫属。它是清代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陈阳将手中的那只鼻烟壶展示给肖青璇。
那壶为铜胎画珐琅彩,器身圆形,高五六厘米,短颈,圆口,鼻烟壶上面有一个欧洲红衣金发美女,惟妙惟肖。
陈阳翻转壶底,只见
肖青璇见这只鼻烟壶造型精美,但不知该如何分辨真假,她满脸疑惑。
“陈阳,那如何分辨鼻烟壶是真是假?”
陈阳指着这是鼻烟壶,说道:“以金属胎及珐琅为材质的鼻烟壶在我国出现的较早,且一般制造精致,多为宫廷制作。”
“这类鼻烟壶以清康雍干三朝制作最为精美,自康熙以来大力提倡珐琅制品,并在清内务府专设‘珐琅厂’烧制珐琅器,使其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工艺上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宫廷工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品。”
“乾隆一朝,中外交往日盛,工艺品中画西洋的题材增多,铜胎画珐琅人物烟壶尤其如此。此壶色彩华丽,双面云纹开光西洋人物花卉图,人物呼应自然,色彩艳丽。工匠绘制时注意了人物衣着褶皱的处理,细腻、流畅,华贵而柔美。此壶来源清晰,品相完好,实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这只鼻烟壶的确是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彩欧式仕女图作品,出自皇宫内廷,现在市场价应该在六百万到七百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