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作曲藏不住了顶流排队求合 > 第113章 余波与新题,“古韵”生“新声”

第113章 余波与新题,“古韵”生“新声”(2/2)

目录

原创!这两个字像针一样刺痛了刘峰。他也是唱作人,原创一直是他的骄傲,可现在,连这个领域似乎也要被王强侵占了。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不行,绝不能让王强再这么风光下去!

就在这时,节目组公布了下一轮的比赛主题——“古韵新声”。要求选手们选择一首中国古代的诗词或者经典的古曲片段,进行原创改编,创作出一首全新的歌曲。

这个主题一出来,选手们又是一阵哀嚎。

“我的妈呀,刚搞完戏曲,又来古诗词?”

“这不光要懂音乐,还得懂文学啊!”

“创作压力太大了,还得有古风韵味,愁死个人!”

王强也觉得压力山大,但他更多的是兴奋。原创,这是他一直想尝试的方向。他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不就是想写出像那些古代侠客一样,既有江湖豪情,又有侠骨柔肠的歌吗?

他开始一头扎进图书馆和网络,疯狂地查阅古诗词。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李清照的婉约……浩瀚的诗海让他目不暇接,也让他灵感泉涌。他想写一首关于“守护”的歌,守护心中的信念,守护身边的人,守护那些值得珍惜的美好。

几天后,他在角落里找到了一首相对冷门,却意境深远的唐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之问,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宇宙哲思,以及其中蕴含的淡淡的离愁别绪,深深触动了他。

他决定就用这首诗作为灵感来源。他还想把自己最近苦练的琵琶融入进去,用那清冷的音色,营造出诗中那种空灵、静谧又带着淡淡忧伤的氛围。他找来一把练习用的旧琵琶,虽然品相一般,音色也算不上顶级,但他视若珍宝,每天小心翼翼地练习、调音。

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刘峰看在眼里。他看到王强对着那把破旧的琵琶,如获至宝般地仔细擦拭、调整,看到他尝试着用生涩的指法弹奏出断断续续的旋律,脸上带着专注和满足。一个阴暗的念头,再次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并且这一次,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古韵新声……呵呵,要是你的‘新声’发不出来,看你还怎么得意。”刘峰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神像淬了毒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投向那把安静躺在琴盒里的旧琵琶。

与此同时,江晓的办公室里。

“下一轮让王强挑战原创,会不会太冒险了?”林若溪有些担忧地问。

“风险是有的,但机遇更大。”江晓看着手中的一份资料,是王强提交的创作方向报告,“我看过他的想法,很有意思。这小子身上有股韧劲,越是挑战大的事情,越能激发他的潜力。而且……”

他抬起头,看着林若溪,笑了笑:“有我们‘救场侠’在,怕什么?”

林若溪被他逗乐了,嗔怪地白了他一眼:“又不正经。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是该让他试试。只是,我总觉得有点不安,特别是刘峰那边……”

“我会留意他的。”江晓的眼神沉静下来,“希望他不要做出什么蠢事。”

窗外的阳光正好,但一丝阴影,却已悄然潜入这场关于音乐和梦想的竞技之中。新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