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313章 小人也配谈忠诚?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313章 小人也配谈忠诚?发展才是硬道理!(2/2)

目录

随手扯了两张纸巾递过去。

“过去的事,咱们就翻篇了。”

“从今往后,你要再把自己送了进去,我可不会救你!”

杜伯仲双手接过纸巾。

“放心龙哥,我绝对不会再给你添麻烦,也不会再给集团丢脸!”

赵瑞龙不轻不重的嗯了一声。

“取保候审这段时间,你就住在京州惠龙宾馆,二姐给你准备了一间高级套房,配了专职司机和专车。”

“京州市区范围内,你随便逛,要是嫌无聊了,也可以到集团总部或各个子公司转转,或者去合作单位考察也行。”

杜伯仲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我大概什么时候上庭呢?”

赵瑞龙沉吟了两三秒。

“你这案子不大,再怎么也得排队等一两个月吧!”

“反正国庆节,你是别想离开京州出去玩了,元旦节应该可以。”

杜伯仲连连点头。

他基本的法律常识还是有的。

不是罪大恶极的案子,不被特事特办,不会很快就走完法律程序。

只要能在元旦节前判决,别拖到2002年,杜伯仲都心满意足了。

片刻后。

商务车驶抵京州惠龙宾馆。

稳稳停在了负一楼的电梯间进出口外。

看到提前等候的赵小惠,杜伯仲哪敢有丝毫怠慢?

连忙开门下车,满脸惭愧的快步上前。

“什么话都别说了,拿着房卡赶紧上楼,好好洗个澡吧!”

“谢谢惠姐,谢谢龙哥,谢谢老万!”

杜伯仲点头哈腰,道谢了一圈后,才双手接过房卡。

“走吧二姐,爸还在家等着咱们呢!”

赵小惠略略点头。

刚上车坐下,杜伯仲就殷勤的上前帮忙关门。

“到房间后,记得把手机充上电。”

“取保候审期间,你不仅不能擅自离开京州,还得保持通信畅通,确保随叫随到!”

杜伯仲点头如捣蒜。

“好的惠姐,我记住了。”

商务车缓缓出发,杜伯仲站在原地,微笑挥手。

而远去的商务车内。

赵小惠扭头回望了一眼杜伯仲,很是好奇的看向弟弟赵瑞龙。

“他是在看守所里吃了苦头,还是你跟他说什么了?怎么感觉他一下变得特别老实了呢?”

赵瑞龙笑道:“看守所里,苦肯定是吃了不少,而这一路上,咱俩也聊了不少,估计他应该能老实一段时间。”

“还是说说你这边什么情况吧?从各地邀请来的那些法学专家、知名学者、王牌律师,他们调研考察后,支持咱们汉东立法吗?”

赵小惠轻笑道:“他们靠法律吃饭,当然巴不得法律法规越多越好,咱们汉东要制定颁布一系列地方法规,阻力可不在学术界。”

赵瑞龙会心一笑。

世界不同,人性相通。

果然不管穿越到哪个世界,改革都一样困难。

改革看似是对现有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进行调整和优化。

但实际上呢?

相当于就是对既得利益集团动刀。

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

所以从古至今,不能有效改革,那就王朝覆灭、重新洗牌。

鉴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因而要想改革成功,就得先把蛋糕做大。

只有新的分配方式,能弥补既得利益集团的受损,大家就会接纳改革,否则就会拼命阻拦。

其次,便是有掌权之人充当后盾,有一群敢打敢拼之人愿意冲锋陷阵,并且有足够的力量应对一切挑战。

最后才是改革的手段,要么以铁血手腕强行实施,不换思想就换人,要么胡萝卜加大棒,拉拢分化、各个击破。

如今。

汉东要确保日益活跃的社会生产活动公平有序,自然就需要加快加强法治建设。

否则不能做到有法可依,又何谈公平?

没有法律约束限制,必然会有人想方设法钻空子、谋私利。

还美其名曰‘法无禁止即自由’!

而制定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又何尝不是一次艰巨的改革?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没有物权法,导致一些土地、矿产、林地等资源权属不清。

以前为了发展经济、带动就业,鼓励地方兴办了大量的乡镇集体企业。

很多这些企业,土地是集体的、厂房是村民一起盖的、生产设备也是集资采购的。

而产生的收益呢?

不管是收归国有,还是要转为民营。

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集体利益不受损呢?

即便不转制,继续生产经营,可是打着集体旗号兴办的乡镇企业,就能无限度,几乎零成本的,使用各种资源吗?

比如那些砖窑厂、水泥厂、小煤矿等等之类的,它们开山挖矿疯狂生产,既不上缴利润,也不承担后续的治理,钱还进了一些私人腰包。

要立法明确产权归属,要健全监管制度,要明显增加生产经营成本……

那些过去活得很滋润、捞了不少油水的人,怎么可能不抗拒?

自私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人往往只会站在个人立场考虑问题

别说是利用集体资源建工厂的了。

就利用集体土地,搞餐饮住宿的。

也恨不得一分不花,长期将土地房产一直据为己有。

至于要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

那些要排放污水废气的企业,他们怎么可能乐意?

哪怕他们知道,把环境保护好了,有益于大家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子孙后代。

可是要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就意味着要多花成本过滤净化。

成本增加了,利润就要减少,能不抗拒吗?

要想不被抗拒,办法也不是没有。

给它们发补贴,让他们不用多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技术升级,满足新标准,他们肯定就乐意。

可问题是……

哪有那么多钱发补贴?

一些企业本就是高耗能、低产值,靠不惜污染环境、损害员工健康,才能赚取微薄利润的,这种企业又有什么补贴的必要?

可是它们破产倒闭,大量的员工失业,也显然不能不管不问,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可以吸纳就业,又给不起失业补助,肯定会出大乱子。

另外老百姓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想要公立医院改回去,不要以盈利为目的,要惠及广大老百姓,可医院不赚钱,医护人员又能乐意吗?

总之。

改革很难,但也不得不改。

否则搞不好高质量经济,做不出亮眼政绩,就不能确保父亲进步。

而要想改革不会有太大阻力,最好的办法还是将蛋糕做大。

有了足够的利益好处,谁还会拼命反对?

就像之前出台一系列的限购限售政策,调控过快过热的房地产行业。

之所以迅速得以通过,并且没有引发剧烈反应。

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房价暴涨,引发民众不满,很多人其实巴不得房价持续上涨。

最大的成功因素,还是在于高铁开工、高速拓宽、国省干道升级、乡村公路建设等众多基建项目,让建筑工程行业有利可图。

大量的设计、施工、建材、机械、监理等等相关单位企业,各种利润不小的基建项目都忙不过来,房地产被调控,也就无所谓了。

如今汉东的改革要进入深水区,要得罪更广泛的既得利益群体,这显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有人要成牺牲品,自然就有人要当炮灰。

片刻后。

商务车驶入汉东省委家属大院。

赵瑞龙一进门,便看到刘震东、唐智晟和吴春林,正和父亲赵立春喝茶闲聊。

汉东最有权力的五人组,就差一个骆山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