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为生民立命(1/2)
所以,这一句流传很广的话‘瑞雪兆丰年’,其实表达的只是针对地主阶级的,它本意指的是冬天寒冷时候,雪下的越大,来年庄稼丰收就会越好,老百姓们就会有越多收成,也就越开心,所以老百姓们都盼着冬天下大雪。
单说这句话,理论上是没错的,但是在封建社会啊,幸福的可不是老百姓,而是地主阶级们,因为收成不管多不多都是给地主的,百姓只是打工的罢了。
而且越是乱世,越是穷的地方,老百姓们都不一定吃得饱穿得暖,常常都是饿着肚子干活呢,是被剥削的阶级。平常也就算了,大冬天严寒下雪的,稍有不慎都可能会冻死人,出人命的啊!
古代的底层老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去问问他喜欢冬天下大雪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说不喜欢,另外百分之一可能只是冻傻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不只是一句诗罢了。
这样的场景,在这个乱世里一点都不稀罕,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容易见到,可能现在的成都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乱,加上蜀国治理有方,这样的场景会少见一些,但是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
就拿现在的洛阳城来说,这个前朝风光无两的都城,去城郊外的村落里转悠转悠,庙宇里、土墙后面可还是有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儿呢……
这些人是想流浪不回家吗?当然不是了!
他们都是因为战乱将原来的家庭给摧毁,家人可能都死去,自己只能到处流浪,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甚至随时都可能一觉不醒。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一觉不醒的‘人’多了去了……
为什么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人口骤减,就是因为战乱啊!从黄巾起义开始,一直打到三家归晋,整整打了九十六啊,近乎一百年了,这其中几乎没有一年是全天下都太平的,甚至许多年间,全天下都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有一个统计的数据:整个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华夏大地人口最巅峰时期,多达五千五百万人,但经过一百年的战乱,人口锐减到八百万,其余四千七百万人口都由战乱、地震、瘟疫、饥荒等原因损失掉了。
若是不了解这个时期的人,回想起来,只觉得这个时代武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人荡气回肠,非常震撼;只觉得谋士帷幄中运筹,决胜于千里之外,神机妙算,智谋百出;只觉得君主纵横捭阖,睥睨天下的英姿让人向往……
但是,在哪个诸侯割据,天下纷争的混乱年代,看上去很有魅力的一方诸侯;看上去英明神武的一方将军;看上去运筹帷幄的顶尖谋士们,全部加起来在史书上留名的也不过是寥寥百人罢了。
寥寥百人青史留名,而死去的足足有四千多万人,这个恐怖的差别根本不用细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